丰田混动新车磨合 三电怎么样-丰田混动新车磨合 三电怎么样啊
2022年了,新能源汽车的里程焦虑缓解了吗?
提到买一台车,有很多可以考虑的因素。外观,内饰,动力,能耗,舒适性。但是如果提到买电动车,想到的第一点,肯定是续航。
客观地说,在之前的几年里,电动车的续航每年都在快速增长。大概在4年前,400km续航就能算作一台电动车的卖点了。但现在?平均续航已经可以达到五六百公里,超过七百的也有不少。至少在理论上来说和燃油车的续航已经相差无几,甚至还要更长一点。
那为什么还有电动车的里程焦虑呢?因为除了理论上的续航,用户实际可以用到的续航,去掉最底下那一段留着“保命”的里程,到了冬天,因为电池活性降低甚至还要缩水,老实说,很难让人放心的根据配置表上的理论续航来真实地安排自己的出行。
随着技术的发展,配备了更大的电池、更高效系统的电动汽车,也开始进入了我们的视野。但是里程焦虑,要么在电动车车主心里挥之不去,要么让想要买电动车的人望而却步。
说实话,这种“焦虑”的根源,其实不在电池有多大,或者是理论续航里程有多高。其实这就好比用手机,电池的大小只有在购买的时候会考虑,买回来以后对手机续航的感受,主要是在手机使用过程中的实际体验,也就是手机右上角的剩余电量显示。
放在电动车上也是一样的道理,不准确的表显续航,会误导人们对电量的判断,进而影响行程的规划。同时充电桩好不好找,要不要排队,充电需要多长时间,这才是人们产生里程焦虑的根本原因。
1、表显续航为什么会有偏差?
熟悉电动车的朋友肯定知道,***如一辆车宣传的续航里程有500公里,那么有两种可能:要么每次充满电,仪表都显示500公里,但是跑的时候掉得更快;要么充满电的时候,显示续航到不了这么多,但是实际的驾驶过程中,续航里程会随之变化。正是因为这两个方案,续航的评估体系不同。
这辆车所宣传的500公里,指的是“公告续航“。纯电动汽车,过去用的是NEDC续航,从2021年开始采用CLTC续航。这两种标准都各自有一套车辆工况的场景标准,新上市的汽车,都需要进行这么一次工况模拟,包括城市路、高速路、山路的行驶情况,同时也将车辆的滚动阻力、车重等因素都纳入到测试范围中,综合评判下来就得出了这辆车的续航,也就是车企平时对外宣传的续航。
不过公告续航终究是理论值,表显续航更能反映当下车的情况。
形象一点来说,NEDC或者CLTC工况续航就像是一次大的统考,所有的车做同一张卷子,目的是为了方便各个车型横向的统一比较。
而表显续航,可以比作那种时不时来一次的小测验。它关注的是单辆车在不同的情况下,可以跑多远。现实环境下的路况、驾驶习惯往往要比标准工况激烈不少,那么车的系统就会根据这辆车这段时间以来的使用情况,包括车的工况、各种路况的比例等等因素,再结合当前电池的电量情况,来实时估算表显续航。
所以,表显的续航常常会和公告续航有所差异,差的多和差的少,和车内系统的估算算法有着直接的关系。可以这样说,算法越是精确,越是考虑全面,估算出来的表显续航就更准确,它算下来现在还可以跑300公里,就不会在只跑到280多公里的时候没电。
拿我们的ID系列来说,它***用的就是表显续航估算算法。这样做的好处是充分考虑车主在之前一段时间内的实际能耗。能耗低,里程可以比工况法的结果更长。能耗高,里程虽然短一些,但是带来了非常高的准确度以及可靠的电量估算,让车主能大胆地制定行程规划,而不需要考虑里程不准确带来的不确定性。
有了准确的里程估计,才能够合理规划行程,出门的时候才能从容一些,安排目的地和充电地点。剩下的问题就是能不能方便的找到充电的地方,充电是不是速度够快,这就成了影响充电体验的关键因素。
2、如何方便地找到充电的地方?
智能手机随便找个插座就能充电,实在不济找个充电宝也行。电动车找充电桩稍微要麻烦一些。一来,靠谱的公共充电桩毕竟还是不如加油站多;二来,好不容易找到了充电站,却发现排队遥遥无期,要么充电桩是坏的,甚至有的充电站地图上看着在营业,去了之后才发现早已经关了。为了充一次电,前前后后得花费两三个小时……这就很“搞人心态”了。
如此巨大的时间成本,耗费的精力,糟心的体验,正是让电动车主感到“焦虑“的一部分原因。所以完善的配套设施,可以随时随地有电可充,让电动车充电甚至比加油更方便,也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。
为了解决这些问题,才有了ID“智选充电“这项服务。它可以很好的解决充电难这个问题,通过和主流的充电运营商合作,充电可靠性有了很高的保障,目前接入智选充电站的数量算下来超过了20万,覆盖率可到90%,找充电桩就像找便利店一样,极高的提升了充电的便利度。
除了便利性,“智选充电“还可以实时远程查看充电站的信息,充电站共有几个充电桩,都有多少人在用,空闲的桩还有多少,现在去还开不开门,这些信息都非常重要,它可以有效的避免想去充电的人“无功而返”,从基础设施的角度缓解人们的里程焦虑。
3、如何让充电速度更快?
天下武功,唯快不破。要想让电动车充电“比加油还方便“,除了要有完善的充电站等配套设施,充电过程的体验也至关重要。
电动车的电池电量越来越大,比起以前小电池的车,同样的充电功率去充电,充电时间就会慢不少。充电期间漫长的等待,更加重了人们的里程焦虑,“开车一时猛,充电全靠等”,这成了如今电动车主的真实写照。所以这也让快充的性能显得是那么地重要。
好的充电体验可以节省大量等待的时间,提高一台车甚至是整个充电站的效率。我们来看一下一台ID.3在某充电桩上实际充电功率的曲线图,这台车从一个8%的SOC(就是剩余电量)开始充电,一直到满电。
图中,绿线的是车辆发给充电桩的需求功率,橙线是实际充电桩给车的输出功率。在SOC比较低的区间,ID.3充电的需求功率(100.8kW),甚至超过了充电桩可以提供的实际功率(82.6kW)。这是因为充电桩同时在用的用户比较多,所以每根桩实际可用的功率就低了。
SOC蹭蹭蹭地往上涨,涨到大概80%~90%左右区间的时候,才会有一个明显的减慢,这是电池本身的充电策略决定的,所以说,***如赶时间的话,快充充到90%就够了。
再继续等它充满,时间和电量的性价比不是很高,因为相同充电时间内,低SOC[_a***_]电量增长的幅度是高于高SOC的情况的。
充电速度不仅要快,而且还要稳。在充电桩能保持持续的高功率输出情况下,电池的控制系统也要保证充电策略的合理与稳定,因为有很多相关因素影响着充电速度与稳定性,比如环境温度、电池的温度、充电桩功率限制、同一个充电桩内电网负荷影响等等,电池和充电桩都应该在保证稳定性的情况下达到最大的充电效率,充电时间短了,充电过程也可靠,里程焦虑也就会少很多。
总结一下,人们对于不确定感,有着天生的恐惧,这种恐惧感也在里程焦虑方面适用。更精确的表显续航,更方便的充电自由,更快更稳定的充电速度,只有一个一个地去解决这些难点,才可以让用户的里程焦虑,少一点,更少一点吧!
新能源汽车发展到2022年,其实我们对里程焦虑的理解也相比之前理性、清晰了很多,甚至对汽车品类也有了新的理解。
首先,问题中的新能源汽车应该指的是狭义的纯电动汽车吧,基于这个前提,我们来谈谈里程焦虑。这里里程焦虑的实质,其实是对剩余电量(剩余里程)的未知,以及能否顺利充电的担心。随着三电技术的不断发展,如今的电动汽车续航体验已得到极大优化,如今市面的电动汽车续航基本上已经与主流家用燃油车相当,甚至有些长续航车型还要超过正常燃油车不少,因此,单次续航里程的问题已经不再是主要问题。当然续航体验不仅仅是续航里程数字的不断增加。现如今,车主对其电动汽车进行短暂熟悉磨合之后,可以根据自己驾驶习惯,比较准确的预估剩余续航。此外,现在的电动车也不会出现电池SOC低于一定值后动力断崖式衰减现象,因此在剩余电量(剩余里程)这块,算得上是心中有数儿了。心中有数儿自然没什么可焦虑。
接下来聊聊对能否顺利充电的担心的这块,这可能要分两种使用场景来说:一个是日常通勤,一般根据使用情况,电动车主都会养成一个充电频率的习惯,让自己既不会被晾在半路,也不会频繁无谓地充电,给自己找麻烦;另一种情况就是出远门,这种情况下,确实会有这样的担心,沿途充电桩能不能用?有没有空位?其实这样的情况燃油车有时候也会遇到,不过情况会更极端一些。当然,包括我们在内的汽车行业内外很多企业、组织都在努力寻找解决方案。在当前条件下,建议大家在出门前做好规划,多留一些余地。
毕竟已经2022年了,除了通过让纯电动车变得更加靠谱、可预知的方式来打消焦虑,我们也在通过其他途径来解决这样的问题,比如我们的“0焦虑智能电动”——PHEV动力架构的柠檬混动DHT技术。我们搭载柠檬混动DHT技术PHEV动力架构的车型配备110km起步,目前最高超过200km纯电续航能力(WLTC)的超大动力电池,让其在通勤场景下可作为一台纯电动汽车行驶;而在远行时,还能够在电池亏电后以极低油耗继续行驶。当然,如果需要休息,并且充电方便,也可以在休息的同时通过快充快速补电,继续享受极低的出行成本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itransee.com/post/10172.html发布于 昨天